【首席發聲】保供穩價 提質增效 陜西工業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來源: 省統計局 發布時間: 2022-01-20 14:40
保供穩價 提質增效?陜西工業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陜西省統計局工業處 黨鈺帥
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是陜西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深入貫徹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省工業經濟運行良好,全年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7.6%,較前三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較去年加快6.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2%,呈現穩步恢復的發展態勢,同時裝備、高技術制造業保持較高增速,全省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保供穩價能源工業穩定增長
今年以來,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際疫情及形勢影響,能源供需不平衡局勢突顯,進入四季度隨著煤、電、油、氣、運等多部門協同發力,能源供需緊張形勢有效緩解,我省能源工業積極釋放產能,原煤、原油產量穩中加快,天然氣、發電量快速提升。全年,全省能源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6.5%,較前三季度加快0.9個百分點,較去年加快4.2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四個能源行業均保持增長,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拉動全省規上工業增長1.2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1.5%,拉動0.2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6.9%,拉動0.4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8.1%,拉動1.1個百分點。
二、提質增效非能源工業支撐有力
今年以來,在“碳中和,碳達峰”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扶持綠色產業,釋放優質產能,實現了工業穩增長和能耗可控雙目標,力促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年,全省非能源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8.3%,高于規上工業0.7個百分點,較去年加快8.5個百分點。受12月突發疫情影響,非能源工業全年增速較前三季度略有回落,但總體依然保持較高增速。分行業看,全省非能源工業36個行業中,28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77.8%。重點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拉動全省規上工業增長1.7個百分點;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23.8%,拉動0.7個百分點;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7.4%,拉動0.4個百分點。
三、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引領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工業高質量發展,完善重點行業發展政策,強化政策扶持,新動能穩中加固,全省5G建設提速、消費電子及新能源產品產銷兩旺。全年,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7.1%和12.8%,增速分別高于規上工業9.5和5.2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升,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高技術制造業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19.9%,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36.0%,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8.1%。
四、工業產品產銷形勢良好
全年,全省工業產品產銷率達95.0%,同比持平。在重點監測的64種工業產品中,38種產品同比增長。能源產品中,煤炭、原油、原油加工量穩產,分別同比增長2.7%、0.9%和0.8%;天然氣、發電量穩中加快,分別增長7.0%和12.5%。非能源產品中,消費類產品穩定增長,小麥粉增長6.1%,乳制品增長3.7%,白酒增長3.1%,飲料增長9.4%,服裝增長46.6%;裝備制造類及工業新產品增長較快,發動機增長17.2%,金屬切削機床增長26.9%,智能手機增長37.6%,工業機器人增長1.9倍,新能源汽車增長3.6倍,太陽能電池增長1.8倍,電子元件增長4.4倍;多數原材料、化工類產品增速下降或低速增長,精甲醇下降12.9%,塑料制品下降3.9%,水泥下降5.0%,平板玻璃下降9.7%,十種有色金屬下降4.2%,鋼材增長3.8%。
五、工業企業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1-11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經營狀況不斷改善,企業利潤持續增長,實現利潤總額3314.8億元,同比增長95.9%,高于全國增速57.9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26509.3億元,同比增長28.1%,高于全國增速7.8個百分點;發生營業成本20442.9億元,增長22.1%;營業收入利潤率達12.5%,同比提高4.3個百分點,年內呈逐月提高良好態勢;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77.12元,同比減少3.81元。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