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解讀
來源: 省統計局 發布時間: 2021-03-05 17:25
聚力追趕超越?共謀高質量發展
——《2020年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解讀
陜西省統計局局長?徐強
2020年,是陜西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省上下砥礪奮進的一年。按照慣例,我們如期發布了《2020年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統計公報》)。《統計公報》中的這些數字和圖表,詳細詮釋了過去一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成就和新進展。一年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全省上下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和對陜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把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作為全部工作的總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緊扣追趕超越定位和“五項要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經濟運行穩住了基本盤,全年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呈現結構優化、活力增強、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的良好態勢,具體表現為“三穩、三進、四提升”,這份成績來之不易。
三穩:《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全省經濟運行穩步恢復,主要行業總體平穩,物價漲幅整體可控。
一是經濟運行穩步恢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我省工業、服務業、投資、消費等領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GDP同比下降5.6%;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惠企紓困有效措施,適時抓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奮力暢通經濟循環,持續促進產業發展,努力擴大有效需求,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經濟增速逐季回升,上半年GDP降幅收窄至下降0.3%,前三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2%;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181.86億元,較上年增長2.2%,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
二是主要行業總體平穩。農業供給穩定回升,糧食喜獲豐收。2020年,全省農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7%;其中,糧食產量增長3.6%,園林水果產量增長4.3%,蔬菜及食用菌增長3.6%。工業生產運行平穩。在能源工業有力支撐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建筑業生產持續向好,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6%。投資增速好于上年同期。穩投資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4.1%,高于上年1.6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增速相繼轉正,分別增長6.9%和1.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9和0.6個百分點。消費市場繼續恢復,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速加快。2020年以來,全省消費市場從疫情中不斷恢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降幅持續收窄,全年下降5.9%,分別較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收窄19.5、9.9、3.4個百分點。龍頭電商和大型商超帶動網絡消費迅猛增長,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增長29.6%,較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三是物價漲幅整體可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2月全省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1%,達到2012年以來最高水平;隨著重點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全面落實,生產供應逐步恢復,CPI穩定回落,呈現出“前高后低”態勢,全年增長2.5%,控制在3.5%的預期目標之內。
三進: 《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全省創新驅動能力增強,協調發展進展顯著,新科技步履堅實,經濟發展的韌性不斷提高。
一是創新驅動能力增強。疫情之下各方轉型升級動力更強,疫情催生新動能逆勢增長成為經濟復蘇中的新現象。2020年,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1%,高于上年5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的11.9%,較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5.8%,占GDP的11.7%,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長13%,新能源產業增長9.8%。新產品產量逆勢增長,智能電視產量增長10.9倍,太陽能電池增長65.6%,智能手機增長48.9%,光纜增長34.8%,光纖增長29.7%。
二是協調發展進展顯著。三次產業結構優化,2020年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延續了高于2015年以來第二產業及GDP增速的態勢,全年增長2.8%,分別高于第二產業和GDP增速1.4和0.6個百分點,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由7.7:45.8:46.5調整為8.7:43.4:47.9,服務業占比持續提升。工業結構轉型持續推進,全省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7%,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3.7個百分點,高于制造業4.5個百分點。投資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投資、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在加快,分別較上年提高5.7和16.8個百分點。
三是新科技步履堅實。2020年全省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49928項,合同成交金額1533.68億元,獲得授權專利60524件。加快推進“1155工程”,開展百項科技成果轉化行動,啟動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新建國家級眾創空間18家、“雙創”示范基地4家。
四提升:?《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全省就業形勢好于預期,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民生投入力度加大,綠色發展持續加碼,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一是就業形勢好于預期。省委省政府緊盯社會民生,出臺穩就業22條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十大行動,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11條意見等政策措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發力,2020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3.25萬人,高于38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城鎮登記失業率3.63%,低于年度控制目標任務0.87個百分點。全年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5.63萬人、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6.23萬人。
二是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在擴大就業的帶動下,全省居民收入穩定增長。2020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68元,較上年增長4.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6元,增長8.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11年快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93:1縮小為2.84 :1。
三是民生投入力度加大。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鄉低保標準不斷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十六連漲”。2020年,全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156.95萬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742.21萬人。社會幫扶力度不斷加大,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834個,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12902個。年末納入城市低保11.06萬戶,人均月保障標準740元;納入農村低保49.4萬戶,人均年保障標準4827元。財政支出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衛生健康支出和教育支出分別增長16.3%、9.3%和5%。
四是綠色發展持續加碼。節能減排力度不減。2020年,全省高耗能行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0.1%,低于規模以上工業0.9個百分點。全年營造林面積581.59千公頃,森林蓄積量6.68億立方米,林地面積14037千公頃,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1153.3千公頃,占全省土地面積5.61%。持續開展重點流域治理,漢丹江、嘉陵江出境水質保持II類。加強汾渭平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10.1%。
總體來看,2020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穩定恢復,發展活力持續增強,人民福祉不斷增進。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新時代追趕超越的關鍵之年,全省上下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貫通落實“五個扎實”“五項要求”,抓住經濟穩定恢復的窗口期,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進一步夯實“穩”的基礎,拓展“進”的動力,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2020年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jj.shaanxi.gov.cn/tjsj/ndsj/tjgb/qs_444/202103/t20210305_2155332.html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