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據 > 最新發布

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來源: 統計局 發布時間: 2019-09-15 10:00

——新中國成立70周年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八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伴隨著新中國前進的腳步,陜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升,引領帶動作用凸顯,已成為陜西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生力軍。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實力顯著增強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是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后,各國政府紛紛加大了對技術創新的投入。2009年,我國提出了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20109月國務院審議通過《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產業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不斷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七大產業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

 

  陜西積極搶抓各項重大機遇,充分發揮科教資源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18年,陜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增加值2650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10.8%2013年至2018年間增速連續保持兩位數,年均增長13.2%

 

 ?。ㄒ唬┱既?/span>GDP比重穩步上升

 

  戰略性新興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現代化水平、總體發展狀況的重要標志。陜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的比重連年穩步提升,由2013年的9.4%上升至2018年的最高值10.8%。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變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已逐步發展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經濟貢獻明顯。

 

 

 ?。ǘ┕I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大幅增長

 

  2018年末,陜西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共1442戶(不含軍工),比2014年末凈增加551戶;實現總產值4926.8億元,比2014年翻了一番,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份額連創新高,2018年占比達到19.5%,比2014年增加7.2個百分點,成為資源型省份陜西的一張靚麗的新名片。分產業看,2018年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四大產業,實現總產值3515.9億元,占全省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的71.4%。

 

 ?。ㄈ┢叽髴鹇孕孕屡d產業發展欣欣向榮

 

  1、節能環保產業投資規模持續攀升。2018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466.7億元,2013-2018年實現年均增長7.8%。20132017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共3459.2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7.7%,投資規模和熱度持續攀升,在七大產業中投資力度最大、增速最高。2014年陜西成立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業務覆蓋環保全產業鏈。以思安新能源、陜鼓節能技術服務公司為首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節能環保技術服務業脫穎而出,打開了陜西先進環保產業新格局。目前,陜西形成了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和節能環保綜合管理服務產業體系。

 

  2、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異軍突起。2018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677.7億元,占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25.6%,比2013年提高9.5個百分點,占戰略性新興產業份額逐年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陜西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突飛猛進,華為、中興、中軟國際為代表的10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以及高通、英特爾、微軟等為代表的30多家世界著名公司在西安建立研發機構。以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西安中興通訊終端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為引領,構建存儲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完整產業鏈,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揮引領作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延伸智能終端產業鏈,有力推動了陜西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3、生物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陜西以“出好藥、樹品牌,全力打造千億生物醫藥產業新支柱”為目標,支持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產業創新,優化升級,大力培育骨干企業和優勢產品,實施積極的產業政策,推動產業加快發展邁上中高端。2018年,陜西生物產業實現增加值405億元,2013年以來年均增長10.8%。生物產業戰新產值3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4家,分別為西安楊森制藥、陜西步長制藥、陜西必康制藥和陜西白鹿制藥。美國強生公司疫苗項目落地和產業化,咸陽高新區醫藥產業園500億產值規模的醫藥產業集群建設,以及西安藍港數字醫療等項目持續推動我省生物產業強有力發展。

 

  4、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速。隨著“軍民融合”產業的深入推進,陜西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由2013年的246億元增加到2018399.5億元,年均增長14.1%。飛機制造作為陜西高端裝備制造的主導產業,在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等航空類研究所以及西飛、陜飛、西航、慶安集團等骨干航空企業帶動下,做好小型機、民用無人機研制以及C919大型客機、ARJ21支線客機研發及生產。中車長客和中車西安合作建設軌道客車造修基地,填補了省內軌道客車整車制造空白。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大數據、通信物聯高端軍工裝備產業高地。中節能集團高端環保裝備產業園、正泰智能電器、中鐵西北高端裝備產業園等項目強力推進,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在創業板成功上市,有力促進陜西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5、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2018年,陜西新能源產業增加值237億元,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8.9%,較2013年增加5.5個百分點。從內部六大領域來看,陜西新能源產業主要集中在太陽能產業,其中光伏設備及元件制造、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制造增加值占新能源產業一半以上。分區域來看,新能源產業主要集中在西安、榆林。西安以新能源產業的研發和制造為主,依托重點企業,大力發展智能電網制造,高壓、超高壓及特高壓交直流輸配電設備制造,風力發電設備制造以及太陽能產品和生產裝備制造;榆林利用自然資源發展太陽能發電和風能發電產業。

 

  6、新材料產業資源優勢突出,產業貢獻大。2018年,陜西新材料產業實現增加值409.7億元,2013年以來年均增長17.1%。新材料產業作為我省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工業總產值一直處于七大產業之首。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過50億元的企業有4家,分別為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陜西在新材料產業領域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儲備,鈦材生產占國內產量60%,鉬材生產量亞洲第一,在核電級鋯材研發、生產及檢測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隨著西部新鋯高品質鈦鋯材項目建成,陜西將成為核電堆芯組件材料及器件的唯一供應地。

 

  7、新能源汽車產業應運而生,增長強勁。近年來,全球能源和環境系統面臨巨大的挑戰,為應對節能減排的重大挑戰和提升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面對調整與機遇,我國搶占先機,新能源汽車和發達國家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西方發達國家在一個平衡的層面上創新,陜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前景廣闊。2018年,陜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增加值54.1億元,2013年以來年均增長9.2%。該產業主要是以大企業帶動發展,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戰新產值2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4家,分別為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陜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和渭南星美銀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及充電配套、整車制造等核心技術以及擁有成熟市場推廣經驗的企業,新能源汽車銷售足跡遍布全球6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個城市。陜汽集團作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倡導者和推動者,具備新能源商用車系統集成及核心零部件開發能力,在LNG、甲醇、二甲醚等節能重卡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45%

 

 ?。ㄋ模鹇孕孕屡d產業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不斷培育壯大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一直以來都是政策關注的重點。主板市場仍是陜西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上市的主戰場,其中中國西電、秦川機床、天和防務、寶鈦股份、金鉬股份、盤龍藥業等企業具有各產業代表性。

 

  近年來,隨著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不斷深化和落實,民營企業投資的信心不斷鞏固,民資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步伐明顯加快,新能源、智能科技等成為民資投資的重點和新領域。支持政策的不斷加強和落地,也大大激發了民間投資主體的創新活力,不斷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速發展,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力量。

 

  二、關中、陜南、陜北競相發展,亮點紛呈

 

  從區域看,2018年關中地區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全省的73.4%,其中西安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全省的48.7%;陜南、陜北地區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分別占全省的16.8%9.8%。

 

  關中是陜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地。截止2018年末,西安有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企業數超500家,居全省首位;咸陽、寶雞、渭南三市企業合計近400家。關中地區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占到全省69.3%,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聚集地。西安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超過2400億元,占全省的48.7%,以絕對優勢領先。咸陽總產值超420億元,占8.6%;寶雞、渭南、銅川、楊凌總產值合計則在780億元以上。

 

  陜南地區以生物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為主力。2018年,陜南地區實現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全省的6.8%。依托陜南秦巴山區天然地理優勢,以必康制藥、白云制藥、陜西醫藥控股集團江興醫化科技有限公司為引領的陜南生物產業蓬勃發展。商洛新材料產業和安康生物產業較為突出;漢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最為突出,在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最聚集,產業規模達全省第二;隨著漢中航空智慧新城的崛起,漢中市高端裝備制造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陜北地區新材料、節能環保集聚發力。在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北元化工的引領下,榆林市新材料產業占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75.3%,新材料產業占比大且相對集聚。延安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節能環保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占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38.3%。

 

  三、新時代、新機遇,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前景廣闊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產業結構升級的主要方向,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點,已經成為全球創新的主賽場,市場前景廣闊。

 

  20183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崩羁藦娍偫碓?/span>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2018年,國家發改委與中國建設銀行共同發起設立規模約3000億元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基金將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建設,突出先導性和支柱性,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體系新支柱。黨中央、國務院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出了新定位和新目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將會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新時代、新機遇,面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巨大市場和發展機遇,陜西應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石墨烯等一批產業集群;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培育壯大數字創意產業、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優化投資環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打造新經濟增長點,扎實推動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