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解讀:2017年我省研發經費保持較快增長
來源: 統計局最新發布 發布時間: 2018-09-26 19:00
——陜西省統計局首席數據師董清剛解讀《2017年陜西省研發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省統計局發布了《2017年陜西省研發經費投入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省統計局首席數據師董清剛對此進行了解讀。
一、研發經費投入總量較快增長
研發投入是反映創新發展的核心指標,是全面反映我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型省份建設進程的重要統計監測內容。《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我省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460.94億元,比上年增加41.38億元,增長9.9%,增速比上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
按經費用途分,研發經費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其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體現了面向科學前沿的原始創新能力,統稱為科學研究,其投入規模和水平更能反映一個地區的科技實力。2017年,我省用于科學研究(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經費為108.98億元億元,比上年增長8.3%,占研發經費的比重為23.6%。其中,基礎研究為24.87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占研發經費的比重為5.4%;應用研究經費為84.11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占研發經費的比重為18.2%。
二、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
企業、政府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是我省研發活動的三大執行主體。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我省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推進,多項激勵企業創新政策的貫徹落實,大大激發了企業投入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
從有研發活動的企業占比看,研發活躍度明顯提升。2017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66家,其中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1180家,比上年增加109家,增長10.2%;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為18.8%,較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分企業規???,開展研發活動的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分別為137家和1043家,占研發企業的比重分別為11.6%和88.4%;其中中小型新增研發企業87家,占全部新增研發企業的79.8%,中小型企業逐漸成為企業研發的生力軍。
從研發經費投入情況看,企業研發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連續多年提升。2017,我省各類企業研發經費236.54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分別比政府屬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高1.3個和3.2個百分點。企業、政府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發經費分別占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比重為51.3%、39.8%和8.2%,企業占比連續兩年超過全社會研發經費的五成,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貢獻率為54.8%。重點服務業和建筑企業,是企業研發投入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三、高新技術企業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高新技術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先導產業,對科技創新具有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是創新型省份建設的重要力量。2017年,我省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868家,比上年增長18.3%,其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564家,比上年增長21.3%。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經費97.78億元,比上年增長12.3%。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經費對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的增長貢獻率為56.7%。
四、地區間研發投入發展不平衡
從全社會研發經費和投入強度看,2017年,西安、寶雞、渭南和漢中等4個地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均有不同幅度的回落,尤其是渭南和漢中兩市的研發經費分別較上年回落12.8%和10.2%,區域間研發投入發展不平衡。
從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看,2017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依然較低,較上年回落了0.03個百分點,較全國平均水平低0.21個百分點。尤其是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較高的西安、寶雞、渭南、漢中等市均比上年明顯回落,商洛和楊凌示范區也有小幅回落。
五、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形勢不容樂觀
2017年,我省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2.10%,雖然保持全國第八位,但首次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比上年回落了0.06個百分點,較全國低0.03個百分點,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形勢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是:2017年,雖然R&D經費的增速超過了公布的GDP增速(不變價)1.9個百分點,但卻低于GDP的現價增速3個百分點。從研發經費規???,R&D經費排名前6位且超過千億元的廣東、江蘇、山東、北京、浙江和上海,占全國的比重為59.1%,而我省研發經費占全國的比重僅為2.6%。從投入強度上看,我省與排名前兩位的北京、上海也是相差甚遠,與此同時,與我省緊緊追趕的安徽相比,其投入強度達到了2.09%,差距也在縮小,因此我們必須要有緊迫感,奮起追趕超越,加倍努力實現目標。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