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文化產業穩健運行
來源: 統計局最新發布 發布時間: 2018-08-18 08:00
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推動我省文化產業在上半年取得可喜成績,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大幅增加,營業收入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企業經營效益明顯改善,從業人員數量穩步增加,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文化新業態蓬勃發展。
一、規上文化企業數量大幅增加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達到1203家,較2017年末增加204家,較去年同期增加355家。分產業類型看,規模以上文化服務業企業數量達到822家,較2017年末增加153家;規模以上文化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數量達到215家,較2017年末增加26家;規模以上文化制造業企業數量達到166家,較2017年末增加25家。按九大類別看,文化傳播渠道、文化娛樂休閑服務和文化內容創作生產類企業數量居前三甲,分別達到272家、258家和220家,三大類別的企業數量合計達到750家,占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的比重超過60%,達到62.3%。其次分別是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類企業、文化創意設計服務類企業、文化消費終端生產企業、新聞信息服務類企業、文化裝備生生企業和文化投資運營類企業,企業數量分別達到168家、160家、55家、41家、21家和8家。
二、營業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長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營業收入規模不斷擴大,達到407.6億元,同比增長18.0%,增速較今年一季度加快12.4個百分點。分產業類型看,文化制造業完成營業收入145.9億元,增速由負轉正,從一季度的-23.2%轉為14.3%;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完成營業收入111.7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較一季度加快4.4個百分點;文化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150.0億元,同比增長29.6%,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分九大類看,營業收入總量居前三甲的行業是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業、文化消費終端生產業和文化傳播渠道業,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16.6億元、71.1億元和67.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8.4%、12.7%和8.1%;營業收入增長速度居前三甲的行業分別是內容創作生產、文化娛樂休閑服務和新聞信息服務,營業收入分別達到51.4億元、31.2億元和25.9億元,增速分別為34.7%、29.9%和23.5%
三、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文化新業態蓬勃發展
在信息化、物聯網、智能化的大環境下,我省文化產業與互聯網相關產業不斷融合,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文化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成為推動我省文化產業穩健運行的主要力量。上半年,我省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規模以上新興文化企業達到78家,完成營業收入34.9億元,同比增長50.9%,增速比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快32.9個百分點;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興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到4610人,同比增長28.6%,比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快23.7個百分點。從小行業看,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22.64億元,同比增長24.1%,從業人員達到1956人,同比增長48.5%;互聯網廣告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6.17億元,同比增長98.0%,從業人員達到1120人,同比增長20.7%;互聯網數字內容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2.8億元,同比增長120.9%,從業人員達到1328人,同比增長13.0%。
四、文化企業運營效益明顯改善
上半年,伴隨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廣和落實,我省文化企業的經營效益得到明顯改善,特別是文化服務業的營利能力大幅提升,推動我省文化產業在虧損面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況下,產業整體營利水平高速增長。1-6月,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利潤21.2億元,同比增長98.1%。其中,文化服務業實現營業利潤9.9億元,同比增長542.8%,文化制造業實現營業利潤8.0億元,同比增長30.4%,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實現營業利潤3.3億元,同比增長9.0%。從文化服務業內部看,新聞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983.3%,創意設計服務業實現營業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83.9%,文化娛樂休閑服務業實現營業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68.4%。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