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工業經濟效益分析
來源: 統計局 發布時間: 2019-05-29 08:00
工業利潤降幅收窄 企業效益有待改善
一季度,受神木“1·12”煤礦事故和環保提升等因素影響,全省工業經濟效益增速放緩,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收窄,企業效益有待繼續改善。
一、營業收入增速回落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5236.2億元,同比增長3.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1.2個百分點,比1-2月提高2.6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增速低3.3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第25位。
2019年1-3月營業收入增速(單位:%)

在全省40個大類行業中,32個行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2個行業增速達到兩位數以上。其中18個行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占全部規上工業營業收入的87.7%。
一季度,能源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787.5億元,同比增長1.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4.8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557.3億元,同比下降9%,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21.2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347.5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1.6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467.4億元,增長7.2%,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23.8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415.3億元,增長5.6%,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7.3個百分點。
非能源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48.7億元,同比增長5.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1個百分點。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266.6億元,同比增長1.6%;食品制造業119.5億元,增長17.3%;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124.1億元,增長5.3%;醫藥制造業142.7億元,增長9.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263.1億元,增長16.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77.1億元,增長9.7%;汽車制造業431億元,增長9.6%;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186.3億元,增長4.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85.7億元,增長0.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320.8億元,同比下降0.4%;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249.2億元,下降13.8%。
二、工業利潤延續下降趨勢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445.6億元,同比下降19.4%,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54個百分點,比1-2月提高4.4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增速低16.1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第22位。
2019年1-3月利潤總額增速(單位:%)

在全省40個大類行業中,17個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3個行業增速超過20%,17個行業利潤同比下降。
受神木“1·12”煤礦事故影響,能源行業盈利同比減少。一季度,能源工業實現利潤總額251.2億元,同比下降24.3%,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62.4個百分點,下拉全省利潤總額增長14.6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147.6億元,同比下降29.6%;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利潤67.1億元,同比增長1.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實現利潤7.1億元,同比下降67.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29.4億元,同比下降13.5%。以上四個行業利潤總額占我省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56.4%,占比較去年同期減少3.9個百分點。
非能源工業盈利水平下降。一季度,非能源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94.4億元,同比下降12%,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41.6個百分點,下拉全省利潤總額增長4.8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制造業實現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16.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1個百分點;醫藥制造業實現利潤15.9億元,增長19.5%,比去年同期提高14.8個百分點;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實現利潤18.6億元,增長25.7%,比去年同期提高11.1個百分點;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實現利潤14.1億元,增長8.5%,比去年同期回落7.6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利潤11.1億元,增長59.5%,比去年同期回落141個百分點;農副食品加工業實現利潤13.7億元,同比下降4.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0.7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實現利潤19.4億元,下降21.1%,比去年同期回落59.3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實現利潤21.2億元,與去年持平;以上八個行業共實現利潤總額106.2億元,同比下降23%,下拉全省利潤總額增長2.4個百分點;八個行業利潤總額占我省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23.8%,占比較去年同期下降1.2百分點。
三、企業虧損面收窄、虧損額增加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618戶,其中虧損企業1445戶,虧損面21.8%,比去年同期降低0.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59.6億元,同比增長14.6%,虧損額比去年同期增加7.6億元,重點行業和大型企業虧損情況較為嚴峻。
從主要行業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虧損10.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1億元;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虧損4.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2億元;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虧損額2.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4億元;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虧損4.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虧1.1億元;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虧損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1億元;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虧損8.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4億元。以上六個行業虧損額合計33.9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虧損額的56.9%。
從重點企業看,一季度,4戶企業虧損超過億元。延長油田股份公司、咸陽彩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正通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4戶企業虧損額合計12.2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虧損額的20.5%。
四、價格指數回升,單位成本增加,收益率小幅回升
工業產品價格持續增長。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1%,漲幅比1-2月份增加1.3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9%,漲幅比1-2月份增加0.7個百分點。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成本費用合計4640.4億元,同比增長6.6%,較去年同期增加287.5億元。其中:營業成本4204.6億元,同比增長6.9%,較去年同期增加273億元。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合計435.8億元,同比增長3.4%,較去年同期增加14.5億元。
一季度,全省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0.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5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32元,比去年同期減少0.04元。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8.51%,比去年同期減少2.46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9.71%,比去年同期減少2.83個百分點。
五、產成品存貨周轉加快
一季度,全省規上工業存貨2265.9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比去年同期增加1.2個百分點;其中,產成品870.7億元,增長2.7%,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產成品增速低于存貨增速。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18.6天,同比減少0.3天。
總體看,一季度我省受神木“1·12”煤礦事故和環保提升等因素影響,工業效益增速放緩,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和困難挑戰依然很多,下行壓力不可輕視。但隨著全國減稅降費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的實施落地,以及我省“三個經濟”持續發力、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一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預計上半年全省工業效益增長將好于一季度,呈回升態勢。
后期,一是努力恢復工業生產。密切關注重點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對停產減產企業深入了解情況,特別是煤炭企業,按標準督促相關煤礦完成整改,推進符合條件的煤礦釋放優質產能;同時,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減稅降費政策落實落地,為經濟發展積蓄力量。二是穩步扎實落實化解落后產能的各項政策,積極引導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提高產品質量,拓展市場范圍,把低端落后產能逐步轉化成符合市場需求產能。三是加大對制造業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切實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抓好重點項目的建設,創新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確保全年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