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情況分析
來源: 統計局 發布時間: 2019-04-02 19:00
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穩定
2018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平穩低速增長,連續兩年增速回落。六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增速較上年同期持平。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61個百分點,降幅較上年同期擴大0.56個百分點。終端煤炭消費比重有所下降,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穩定。
一、規上工業能源綜合能源消費量增速回落
2018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8941.70萬噸標準煤,較上年同期增長0.7%,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0.9個百分點。從各月增速變化看,上半年能耗增速低開高走,增速有所上升,下半年增速保持穩中略降走勢,總體來看,全省全年能耗增速穩中趨緩,增速運行區間較2017年整體下移。

?。ㄒ唬┝蟾吆哪苄袠I能耗三升三降
2018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7276.54萬噸標準煤,占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的81.4%,能耗同比增長0.7%,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其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增長8.1%,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3.8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能耗與上年同期持平,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4.4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2.1%,增速加快2.4個百分點。

?。ǘ┓质幸幧瞎I能耗增速差異加大,陜北地區能耗增長較快
2018年,我省7個地市規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較上年同期下降,9個地區能耗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能耗增速排在前三位的延安、安康、榆林能耗同比增速分別為16.3%、2.7%和2.5%。陜北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增長,延安、榆林分別拉動全省規上工業能耗增長0.8和1.0個百分點。關中地區拉動下降1.4個百分點。受減煤政策及各行業景氣程度分化影響,我省各市(區)規上工業能耗增速差異加大,2017年分市能耗增速標準差為3.9,2018年達到6.3。

二、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幅加大
2018年,我省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61%,降幅較上年同期擴大0.56個百分點。經測算,九個主要非高耗能行業帶動規上工業單耗下降5.59個百分點。采礦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行業單耗下降9.7%,且增加值較快增長,帶動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34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影響規上工業單耗下降0.93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子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等7個較快增長的制造行業帶動規上工業單耗下降2.32個百分點。
高耗能行業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行業單耗下降10.37%,帶動規上工業單耗下降0.41個百分點;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較快增長,分別帶動規上工業單耗增長0.36和0.69個百分點。

三、終端煤炭消費下降,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穩定
?。ㄒ唬┙K端煤炭消費中,天然氣和焦炭成為替代煤炭消費主力
終端能源消費量是能源消費合計扣除加工轉換投入量,2018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終端煤炭消費量2886.74萬噸,較上年同期下降3.0%,折標量占規上工業終端能源消費量(包括二次能源)的比重為42.2%,較上年同期下降1.8個百分點,占終端一次能源消費量(煤炭、原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為70%,較上年同期下降2.1個百分點。焦炭消費量735.74萬噸,同比增長7.4%,占規上工業終端能源消費量的13.6%,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電力消費量1015.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占比24.8%,與上年同期持平。天然氣消費量41.8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3%,占比10.9%,提高0.8個百分點。2018年我省規上工業終端煤炭消費下降,從各能源品種占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變化看,天然氣和焦炭成為替代煤炭消費的主力,對煤炭的替代程度相當;盡管水、風、光電力消費量有所增長,但由于規上工業電力消費總量增長緩慢,電力消費占比與同期持平,電力對終端煤炭消費替代未產生促進作用。
?。ǘ┕嵊妹涸鲩L較快,拉動煤炭消費增長
2018年,通過控制煤電廠發電計劃,我省發電用煤下降,但由于供熱用煤增長較快,電煤削減量的一半被供熱用煤的增量抵消。我省加工轉換的煤炭主要投入發電、供熱和煉焦過程,2018年,我省煉焦投入煤炭6489.08萬噸,下降0.2%;火力發電投入煤炭5963.74萬噸,下降2.7%,拉動煤炭消費量下降一個百分點;供熱投入煤炭770.76萬噸,增長13.3%,拉動煤炭消費量增長0.5個百分點。此外,以天然氣機組取代煤電機組是我省減煤舉措之一,但從全省來看,天然氣在熱電生產中所占規模較小,2018年,發電和供熱過程中,用來替代煤炭的天然氣折標量50.60萬噸標準煤,僅占發電和供熱投入能源折標量的0.9%,對煤炭的替代作用有限。
?。ㄈ┮淮文茉聪M結構穩定
我省規上工業消費的一次能源品種主要有煤炭、原油、天然氣、可再生電力,一次能源消費量為一次能源的終端消費與加工轉換消費之和。受經濟和政策因素影響,一次能源消費中各能源品種的比重發生變化,即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調整。2018年我省規上工業一次能源消費量15915.7萬噸標準煤,其中,煤炭消費量16534.65萬噸,較上年同期下降1.1%,折標量11904.94萬噸標準煤,占規上工業一次能源消費比重74.8%,比重較上年同期下降0.27個百分點;原油消費量1856.97萬噸,增長1.5%,占比16.7%,提高0.14個百分點;天然氣消費量84.04億立方米,增長0.6%,占比6.8%,與上年同期持平;可再生能源(水風光電力)消費215.61億千瓦時,增長9.9%,占比1.7%,提高0.14個百分點。從各能源品種折標量占比變動情況看,我省規上工業一次能源消費結構比較穩定。
四、存在的問題
?。ㄒ唬?/span>2018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增速較低,尤其化工、電力、水泥等主要耗能行業能耗零增長或負增長,能耗增速較景氣年份顯著回落,除淘汰落后產能的影響外,化工行業能耗增速回落主要受產品市場需求回落影響,電力行業主要受減煤政策影響,化工、電力行業能耗占規上工業能耗的比重分別為23%和31%,這兩個行業能耗增速回升,將拉動我省規上工業能耗增速迅速加快。
(二)2018年,全省及各市能源消費強度目標完成較好,但分行業看,我省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的降幅近一半由采礦業增加值的快速增長帶動,采礦業增加值的較高增幅與原煤、原油的價格波動掛鉤,并非穩定因素;高耗能行業增長放緩,對單耗增長的拉動減緩也是近兩年規上工業單耗下降的主要原因,如高耗能行業回暖,將影響全省工業單耗增長。
(三)煤改電是用能清潔化的發展方向之一,但我省作為燃煤發電大省,不大幅度增加外調電力的前提下,煤改電并不能有效改善能源消費結構。2018年關中地區治污減霾對關中電煤削減提出要求,部分電廠通過停產檢修,錯峰生產等方式削減用煤量,規上工業火力發電量同比下降,同時為保障全社會正常用電不受影響,2018年我省從青海、甘肅、四川等省份調入電力。盡管有外省電力的調入,在全省范圍內,電力對終端煤炭消費替代未產生促進作用,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比重下降緩慢。2018年終端消費煤炭的替代能源以天然氣和焦炭各占一半,其中焦炭仍屬高污染的能源,天然氣則長年在冬季出現短缺,以上因素不利于用能清潔化的進一步發展。
?。ㄋ模╆儽蹦茉椿せ?/span>2019、2020年即將建成并投產一批高耗能項目,如延安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18年試運行,19正式投產)、靖邊能化園區一期啟動項目填平補齊工程、神華榆林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等,新項目的投產將帶來能耗總量的大幅度增長,并影響全省用能強度增長,我省完成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任務壓力驟增。
五、對策建議
(一)加快發展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高附加值的非高耗能行業,通過發展高端制造提高用能效率。發展、優化化工行業下游產業布局,提高化工行業能源利用率。
?。ǘ┘訌妼Ω吆哪苄袠I生產環節能效水平的監測,建立行業內對標機制,促進高耗能行業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用能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ㄈ┍O督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排放處理情況,杜絕企業偷排未經處理的污染物。進一步完善熱電廠和大企業向周邊居民、商業區供暖的機制和設施,加強企業回收利用,防止富余熱力散失;通過污染物的集中處理,超低排放等措施降低燃煤對大氣的污染,減少散燒煤造成的無序排放。
?。ㄋ模娀儽蹦茉椿せ仨椖坑媚鼙O測管理。在高耗能項目落地的同時,配套引進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工業服務業,以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等依靠市場機制的節能減排政策促進經濟提質增效,不斷積累節能減排技術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經驗,在此基礎上,為陜北能源化工產業爭取發展空間。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