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SWOT分析
來源: 統計局統計分析 發布時間: 2019-01-07 19:00
補齊農產品加工業短板 助力陜西鄉村產業振興
農產品加工業聯結工農、溝通城鄉、亦工亦農,是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的重要民生產業,更是農村產業興旺的關鍵組成部分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對推動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民持續較快增收,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多年努力,陜西農產品加工業取得了較好發展,但產業規模不大、質量不優,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很突出,在滿足城鄉居民美好生活需求方面還有較大差距。為此,本文通過管理學中SWOT分析法,將與農產品加工業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機會、威脅等列舉出來,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將各種因素互相匹配起來加以綜合考量,從而得到解決對策和建議。
一、陜西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綜述
?。ㄒ唬┺r產品加工業統計范圍界定
根據2017年12月我國農業部制定、國家統計局批準的《全國農產品加工統計調查制度》(國統制〔2017〕173號),我國現行調查的農產品加工業涵蓋了糧食加工與制造業、飼料加工、糧食原料酒制造業、植物油加工、果蔬茶加工、精制茶加工業、肉類加工業、蛋品加工業、乳品加工業、水產品加工業、制糖業、煙草制造業、中藥制造業、其他食用類農產品加工業、棉麻加工業、皮毛羽絲加工業、木竹滕棕草加工業、橡膠制品制造業等18類。由于此項調查結果僅限于部門內部使用,不對外公開,為方便對農產品加工業數據進行統計對比,本文根據《全國農產品加工統計調查制度》中18類農產品加工行業,將其一一對應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由此加總得到統計口徑上的農產品加工業數據。
表1:農產品加工行業分類對照表

?。ǘ┺r產品加工業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陜西立足糧果畜菜茶等優勢特色農產品資源,著眼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民持續增收,依靠龍頭企業引領和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為加快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產值規模逐年提高。2013年以來,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逐年增加,于2015年突破3000億元,2017年實現產值3809億元,是2013年的1.54倍。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近3年均穩定在16%以上,較2013年的13.1%提高了2.9個百分點,對工業經濟的影響日益增加。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由2013年的1.4:1提高到2017年的1.8:1,有力帶動了農業發展,促進了現代農業建設。
圖1:2013-2017年陜西農產品加工業產值

企業數量穩步增加。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由2013年的1031戶提高至2017年的1674戶,增加了643戶,涌現出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中國海升果汁公司、陜西華圣企業、西安銀橋乳業集團、楊凌本香農業產業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2017年,小微企業占到農產品加工企業的88.9%,占比較2013年提高6.6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蓬勃發展。
吸納就業能力較強。農產品加工業吸納就業平均人數從2013年的20.9萬人提高至2017年的26.9萬人,增加了6萬人,拓寬了當地就業渠道,減緩就業壓力。2017年,我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從業人員數量較2013年增長29%,同時期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數量不增反降,較2013年下降2%,從業人員數量增速高于工業企業,說明近年來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就業吸納能力稍高于總體工業企業。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我省開發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渠道。
“一體兩翼多點支撐”產業格局初步形成。2017年,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規模占到農產品加工業的35.7%,是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的核心產業,較上年增長9.8%,為農產品加工業保持良性增長夯實基礎。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食品制造業產值分別占農產品加工業的17.1%、15.7%,是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的“兩翼”,均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中藥制品業、紡織業、煙草制品業產值分別占農產品加工業的9.7%、7.5%、5.1%,對產業發展形成穩固的多點支撐。我省農產品加工業已初步形成了以農副食品加工業為中心,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食品制造業為兩翼,中藥制品業、紡織業、煙草制品業多點支撐的產業格局。
產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2017年,我省農產品加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846.3億元,較上年增長4.1%,高于工業投資增速2.3個百分點。其中,作為核心產業的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投資額占到農產品加工業投資的30.4%,較上年增長14.9%;作為兩翼產業的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完成投資分別占到20.4%和14.2%,其中食品制造業投資較上年增長4.7%。占5.2%的家具制造業投資增長37.3%,居投資增速首位。
?。ㄈ┲饕袠I下行壓力加大
產值增速逐年下滑。在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長速度卻逐年下滑,2017年增長5.1%,是近5年首次跌到個位數增長,較上年、2013年分別回落5、15.5個百分點。2017年,核心產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較上年增長9.8%,增速較上年回落0.9個百分點;作為兩翼的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和食品制造業產值分別增長0.3%、3.4%,較上年分別回落11.7和8.5個百分點。作為中心及兩翼的三個行業產值增速均呈不同程度回落,導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速走低。
利潤總額增速由正轉負。2017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利潤總額由上年增長6.2%轉為下降4.3%,占規上工業利潤的12.9%,較上年下降6.6個百分點,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隱憂顯現。2017年,核心產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利潤總額占農產品加工業利潤總額的26%,由上年增長10.3%轉為下降6.8%;作為兩翼的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和食品制造業利潤總額分別占到25.3%和16.3%,其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利潤總額增長5%,較上年回落1.6個百分點;食品制造業利潤總額由上年增長17.6%轉為下降9.9%。同時,作為支撐產業的中藥制造業利潤總額占12.2%,增長5.3%,較上年回落6.7個百分點。以上四個行業實現利潤占到農產品加工業的79.8%,均呈下降或回落態勢,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減弱。
圖2:2013-2017年陜西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及利潤增速

二、陜西農產品加工業內部優劣勢分析
SWOT分析法是管理學上常用的一種戰略分析方法。它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一一列舉出來,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幫助研究對象把資源和行動集中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以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
?。ㄒ唬?/span>Strength優勢分析:產業基礎實,人才支撐好
產業發展基礎扎實。農產品加工業作為農業與工業連接的紐帶,它的發展離不開農業和工業的產業支撐。從我省農業發展情況看,2017年,全省水果產量1922.1萬噸,居全國第3位;山羊絨1492.5噸,居第2位;奶類156.9萬噸,居第9位;小麥406.4萬噸,居第8位,這些農產品產量穩居全國前列,傳統農業具備一定的產業優勢。同時,我省工業占主導的結構性特征,奠定了制造業發展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農業和工業的穩定支撐,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打下了扎實基礎。
農業人才資源富集。陜西作為科技大省,科技和人才資源雄厚,眾多高校、科研院所、工程中心、實驗室聚集,科研體系、人才體系和科研教學保障服務體系門類齊全,具有顯著的科技創新優勢和扎實的科技創新基礎。至2017年,陜西擁有各類科研機構1481家,普通高等院校81所,兩院院士67人。在農產品加工業的科研和人才儲備上,楊凌區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正在建設全國唯一的農業自由貿易區,是享譽世界的中國農科城,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引領,聚集了各類農業科研資源,儲備了大量專業人才。
“走出去”步伐穩健。隨著我省農產品加工業品牌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全省通過ISO9000、HACCP等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有503家,獲省級以上名牌產品或著名(馳名)商品的企業有447家,愛菊糧油、海升果汁、華圣蘋果、銀橋乳品、涇渭茯茶等諸多加工名牌脫穎而出。同時,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從1994年創辦至今,連續成功舉辦了25屆,累計吸引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我國30多個省市區的上萬家涉農單位、2800多萬客商和群眾參展參會,交易總額達到8400多億元,有力推動我省農產品走向世界。我省加工農產品中,2017年蘋果濃縮汁生產量34.1萬噸,出口量31.63萬噸,貨值20.68億元,分別占全國蘋果濃縮汁生產量、出口量和貨值的63.15%、48.36%和50.21%,均居全國第一。
?。ǘ?/span>Weakness劣勢分析:產業規模小,質量不優
農產品加工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從企業數量上看,我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僅相當于安徽省的27%、內蒙古的23%;從凈增企業數量看,2013-2017年,我省凈增加規上農產品加工業企業640戶,比安徽低192戶。從企業規模看,我省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戶均資產規模為1.36億元,相當于內蒙古的78%;大中型農產品加工企業186戶,較安徽少271戶。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生產規模偏小,導致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一定程度上制約產業發展。
加工業與種養業規模不匹配。2017年,我省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重為1.8:1,較全國平均水平2.3:1低0.5個百分點,要完成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2020年達到2.2:1的目標也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產業發展水平較低。我省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模式和服務功能單一,多停留在初級貯藏加工,大多數企業生產還屬于簡單的“清洗、切割、包裝”模式,產業化經營鏈條較短,沒有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鏈條,產品附加值低,高質量產品供給不足,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待提高,特色化的一產向二產、三產鏈條延伸不充分,產業融合效應尚未體現。
三、農產品加工業外部環境分析
?。ㄒ唬?/span>Opportunity機會分析:政策、經濟、需求環境帶來產業發展重大機遇
當前多重政策疊加,占盡天時。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對行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政策性文件和規劃先后出臺,為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積極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陜西追趕超越步伐穩健,創造地利。近年來,陜西經濟發展穩健向好,經濟增速走在全國前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向縱深、中國(陜西)自貿試驗區高點起步,為企業凝聚國內外優質資源提供了廣闊舞臺,各類投資主體普遍看好陜西。同時,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建設,陜西的區位條件正在持續提升,在新一輪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浪潮中,我省具備大規模聚集新的發展要素資源和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的基礎,這些為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重要契機。
農產品需求消費升級,帶來人和。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從“吃得飽”轉變為“吃得好”,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日益成為主流。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降低,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再加上農村電商快速發展,特色農產品潛在市場需求擴大,市場前景光明。
?。ǘ?/span>Threat威脅分析:國內外市場競爭加速迎來嚴峻挑戰
我省農產品加工業與國際市場競爭已呈“短兵相接”態勢。隨著電子商務不斷發展,海外商品購買變得“便宜+容易”,尤其是保存期長、自動化生產程度高的農產品進口增長較快,進口食品擠占國內市場,對國內農產品加工業造成沖擊。2017年陜西乳品蛋品類進口量同比增長61.6%,肉類進口增長2.1倍,而陜西乳制品全年產量同比下降0.2%,肉類總產量僅增長0.1%,也就是說,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對農加工制品的旺盛需求,更多釋放在了進口市場。
外省優勢明顯,區域競爭加劇。隨著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實施,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深入推進,中部地區快速崛起,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形成了區域經濟競相發展態勢。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省際間的經濟互動明顯增強,陜西農產品加工業雖然具有許多發展優勢,但產業規模相對較小,主要農產品加工轉換率、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比等指標遠遠低于發達省份和全國平均水平,面臨進一步做大做強、實現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鄰近省份如河南、安徽、內蒙古等農產品加工業產業規模更大,產品替代性強,競爭特別激烈,對我省提升農產品加工業區域競爭優勢,實現特色發展、錯位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前文對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內外部影響因素的分析表明:當前陜西農產品加工業規模有所擴張,但在“量”和“質”兩方面都面臨嚴峻考驗。同時,農業供給側改革、鄉村振興戰略為農產品加工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通過矩陣排列的分析方法,分析出SWTO矩陣的四大組合,并結合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實際情況,根據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重要講話提出“陜西正處于追趕超越階段”的基本定位,建議我省選擇SO增長性戰略,緊緊抓住這一輪難得的歷史機遇,促進各項政策落實,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加大創新驅動,順應消費升級潮流,大力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加快趕超步伐,努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表2:陜西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SWOT矩陣

?。ㄒ唬┩苿诱呗鋵?,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
農產品加工業是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在推動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中起著挑大梁的作用。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于補齊農業現代化的短板,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農村創新創業,同時也是農業供給側改革、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因此,要盡快推進各類利好政策落地落實,積極推動農產品加工業有關的財政支持、稅收優惠、金融服務、貿易條件、用地用電、創業培訓、社會保障、信息技術、園區建設等政策措施落地,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為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二)加大創新驅動,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創新是產業發展的第一動能和第一競爭力。要實現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最根本的要靠科技、靠人才,須苦練內功。一要充分發揮我省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人才優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推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有效避免低端化同質競爭,引導產業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二要多形式組織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推廣活動,開展精深加工技術研發和成果對接,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同時加強農產品加工研發體系和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建設,組織開展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和推廣。
?。ㄈ┯舷M升級需求,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把實現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綠色發展作為根本要求,高度重視國內快速增長的中高端農產品、食品消費需求,鼓勵加工企業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積極引導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適應和引領消費升級趨勢,加大天然、營養、健康食品的創新開發和規模生產,提升企業效益和競爭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品質革命,引導產業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實現提質增效發展。
?。ㄋ模┩七M質量品牌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一要持續推進質量品牌建設,繼續實施農產品加工業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加快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標準體系建設,鼓勵經營主體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推行標準化生產。二要推進農產品儲藏、運銷、保鮮、包裝、分等分級、凈化和商品化處理等初加工設施建設,扶持企業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更新改造,提升整體水平。
(五)鞏固擴大對外開放優勢,提升產業競爭力
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建設,中國(陜西)自貿試驗區批準設立,為我省擴大對外開放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一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努力降低外來投資成本,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用足、用好國家和自貿區各項優惠政策。二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充分挖掘我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加快培育特色產業,拓展我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農產品貿易市場,提升陜西優勢農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加快我省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特色農產品“走出去”步伐。
?。┩苿赢a業融合發展,打造全產業鏈大格局
要把融合發展作為根本路徑,引導產業從分散布局向集群發展轉變,通過延長企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從而提升農產品質量、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大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培育力度,繼續做強優勢領域,做大產業規模,提高市場占有份額,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揚長避短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