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母攻絲機切削原理的說明
螺母攻絲機攻絲機切削部分擔負攻絲機的整個切削工作,因有錐角,呈圓錐形,其上的刀齒的齒形與高度均是不完整的螺牙形狀,切削負荷分配在這幾個刀齒上。由于攻絲機的切削負荷較重,前端剖面強度又較弱,因此必須正確設計切削部分錐度和長度等,以解決攻絲機的負荷,強度與容屑之間的矛盾。錐角大,相鄰刀齒高度相差大,每齒切削厚度大,刀齒負荷重,軸向力增大,切入導向性能變差,表面質量下降。故在加工質量要求較高時,錐角宜取小值。但在加工盲孔螺紋時,為獲較長有效螺紋長度。錐角可取大值。一般機用攻絲機的錐角約在4°-12°左右。切削部分刀齒數在樣本中會注明如B3.5-5.5,C2-3,E1.5-2.分別表示各類攻絲機按其不同尺寸該部分刀齒數范圍。校準部分擔負攻絲機切削時的校準,修光和導向作用,也是攻絲機重磨后的儲備部分。它是具有完整齒形的圓柱部分。為減輕和工件螺紋間的摩擦。它的外徑和中徑向刀柄方向可作成倒錐。
螺母攻絲機經驗證明在一定的切削條件下,三槽攻絲機比四槽攻絲機可減少扭矩10%-20%。槽數多、攻絲機導向性好,加工精度光潔度較高。故可按攻絲機類型,尺寸,工件材料和加工螺紋要求而定。容屑槽方向在標準攻絲機時為便于制造常做成直槽。但為改善排屑和切削,也可做成螺旋槽。螺旋槽相當于刃傾角。切通孔右螺紋時,槽向取左旋,使切屑向前排出。切盲孔右螺紋時,則應取右旋,以便切屑向后導出,不致阻塞於孔底。攻絲機具有螺旋槽尚可提高加工質量,特別在加工不銹鋼時。為改善直槽攻絲機加工通孔時的排屑性能,可在其切削部分修磨出軸向負的刃傾角使切屑向前導出,減少積留在槽內,這樣提高切削速度,扭矩減少,切削輕快。其校準部分的槽可做得淺些,攻絲機強度也得以提高。這種攻絲機也叫螺尖攻絲機。
螺母攻絲機攻絲機的前角和后角均在端剖面測量,且均系指齒頂處的角度。加工塑性材料如鋼,鋁等,前角可取大些,加工鑄鐵可取小些。切削部分齒頂可鏟磨出后角。加工材料軟,后角可磨大些。加工盲孔螺紋的攻絲機,或加工后需反轉退出的攻絲機,為防止它們倒轉時切屑楔入刀齒后刀面背部和工件螺紋表面之間而產生刀齒損傷,后角宜取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