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繁體版 | En | 無障礙閱讀 長者模式
關于陜西文藝院團劇場劇院建設的建議
已辦結
提問 來信時間: 2018-11-12 16:22:03

我是一名普通的文藝工作者,從事演出行業已經有十五年了,跟陜西的院團專家和各大劇場劇院都有很多交往,也在其他省份的劇場劇院參加過多次演出和交流,就目前陜西的劇場劇院建設我個人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現在好多劇場劇院的配套建設都不滿足或者低于其他省份的配套設施,陜西作為一個文化大省在文化專業劇場的硬件還只停留在過去十年甚至有的劇場設備使用了十五年之久,好多劇場劇院都是外租設備來滿足客戶需求,現在百姓對于文化演出要求也已經越來越高了,已不能像過去燈亮喇叭響就是好演出的標準了,不但燈要亮還要有效果,音響要響音質還要好,第十一屆全國藝術節在陜西舉辦好多劇場都沒有達到國家級劇場劇院的標準,與時俱進我希望省政府領導能對文化建設方面給予支持。

回答 回復單位: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 回復時間: 2018-11-23 21:48:21

近年來,經過全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我省劇院(場)設施有了大幅的改善。尤其是2013年至2016年籌辦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的近4年時間里,在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的幫助和指導下,在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和我省各相關單位及專家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新建了延安大劇院、渭南大劇院、岐山大劇院、秦皇大劇院、商洛大劇院等14個劇院(場),改造提升了西安人民劇院、西安易俗大劇院、慶華文化宮、西工大翱翔學生中心劇院、華山俱樂部等32個劇院(場),圓滿安全地保障了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各項賽事活動的順利開展,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兄弟省市單位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為文化陜西建設增添了一批高質量的優秀文化場館設施。第十一屆藝術節場館籌建工作,還首次邀請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全程參與協助,并對重點使用場館舞臺設備進行了全面的安全檢測檢查,實現了中國藝術節舉辦史上很少有的場館保障“零事故、零差錯、零投訴”的既定目標。另外,通過舉辦陜西省藝術節、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重大文化活動,對各地市的劇院(場)設施的提升也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三年一屆的陜西省藝術節舉辦模式改為由地市競辦以來,榆林市承辦了2017年第八屆陜西省藝術節。通過籌辦八藝節,榆林市舉全市之力,建設和提升了榆林市工人文化宮、神木大劇院、佳縣東方紅劇院、米脂劇院等10個劇院(場)。通過第九屆陜西省藝術節的申辦,西安陜西大劇院、安康漢江大劇院等劇院(場)相繼建成,寶雞、漢中、銅川等市也在籌建規模較大、標準較高的劇場劇院,極大地帶動了全省各地市劇場劇院的建設和改造提升。雖然我省在劇院(場)建設和提升改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標全國發達省份和地區的劇院(場)建設標準和資金投入方面還有一定差距。一是在劇院(場)建設和改造提升、設備維護的資金投入上還不夠。主要表現在省級財政就劇院(場)建設和改造提升、設備維護沒有形成長效投入機制,文化系統沒有劇院(場)建設和改造提升、設備維護專項資金,地市財政配套不夠、各劇院(場)舞臺設備日常維護經費不足。二是劇院(場)建設和改造提升標準不高。主要表現在劇院(場)建設和提升改造落實《劇場建筑設計規范》不好,規劃、設計、施工階段征求文化主管部門意見不夠,事關劇院(場)功能的前置工藝設計缺失或者標準不高。三是劇院(場)性質多樣,舞臺設備水平參差不齊。主要表現在租賃式劇場出于運營成本考慮,舞臺設備僅滿足基本需要,承接演出活動以租借為主;部分企業、學校、軍隊所屬劇院(場)以滿足自身需求為主,舞臺設備專業性不足;部分市縣級文藝院團所屬劇院(場)由于資金嚴重不足,無法購置高端專業的燈光、音響及相關設施設備。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廳將不斷努力與文化和旅游部及相關建設部門加強溝通,落實好《劇場建筑設計規范》,協助各相關單位把好劇場建設和改造提升的工藝設計關,進一步規范劇場劇院的建設和改造提升,不斷提高我省劇場劇院建設和改造提升水平,有效化解和解決劇場劇院建設改造標準不高和供求不足的問題,讓更多的陜西老百姓走進劇院享受藝術的盛宴。 感謝您對我省文化藝術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